来安:用心用情解民困 织密民生保障网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我们的日子才能继续过下去……”日前,来安县施官镇龙山村朱大娘一家收到临时救助金,家庭生活费用、孩子教育费用及老人医疗费用等紧迫难题迎刃而解。
前不久,该县纪委监委驻县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围绕社会救助资金落实情况开展“一月一主题”专项监督,走访中了解到朱大娘家唯一经济来源儿子意外离世,儿媳需照料年幼孩子和年迈老人无法外出工作,一家4口生活难以为继。该县纪委监委立即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增强责任意识,主动作为解民忧、纾民困。县镇村各负其责、同向发力,在提交申请、受理、审批、审核等环节提速办理,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并帮助其申请低保待遇,既解决燃眉之急又了却后顾之忧。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今年以来,来安县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开展嵌入式监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推动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落实见效,将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为确保困难群众救助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发放工作提示单、专项督查等方式,督促镇村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广场集中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主动申请救助。同时,督促职能部门重点纠治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中存在的程序繁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申请程序,一次性告知群众申请救助所需资料,缩短办理时限,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救急难”作用。2024年以来,全县共实施临时救助557户次,发放救助金98.44万元。
为大力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该县聚焦应享未享、重复享受、违规享受等9类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对近三年来网络舆情、信访举报、巡察移交的相关问题线索大起底,建立问题台账。采取“室组地”联动模式,通过实地查看、约谈提醒等方式,督促民政等部门对账销号,促进问题改到位、改彻底。截至目前,推动县民政局修订完善《来安县社会救助“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规定2个,清退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8人,追回资金34780元。
“我们将持续聚焦民生关切,靶向纠治在社会救助领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精准监督织密民生保障网,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滁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