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高效盘活资源 壮大集体“钱袋子”
“这次我们镇的4个水库公开挂网招标发包出去了,没想到收益能这么高!”近日,全椒县六镇镇水利站工作人员拿着镇政府和承租人刚签订好的水库水面经营权转让项目合同协议书,激动地向镇纪委负责人说道。
此前,六镇镇纪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苏山水库、清水河水库、高令水库和倒兴集水库等4个镇级水库在合同到期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群众获得感不强。为提高资产收益,六镇镇纪委督促镇水利站与评估公司、代理公司进行对接,商讨发包细节、确定具体事宜,最终在镇纪委的监督督促下,该项目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网公开招标。竞标人通过网上竞价,最终4个水库经营权成功对外发包,成交价计近360万元,溢价达210余万元,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这只是全椒县纪委监委开展“三资”集中清理整顿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以来,该县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成立由党委、政府牵头,纪检监察、农业农村、财政、司法等部门联合参与的工作专班,村级成立由村民代表、老党员、老村干、群众代表参与的核实清理小组1085个,定期召开推进会、制发工作提示、下沉一线调研,及时解决清理整顿中的突出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公开性、公平性程度不高,低价租赁、违规转租、拖欠租金等问题时有发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对此,全椒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对工程发包等项目做了明确规定,确保资产资源交易阳光公平。同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全椒县村级小额零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各镇均成立村级小额零星工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工程发包前,由领导小组指导村(居)委员会依法履行相关手续,进一步规范了集体资产交易。
此外,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财政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落实镇“村财镇管”管理机制,各镇均配置3—5名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所有账目经由镇财政所所长统一审核签批,有效遏制了打白条、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战线长、难度大,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三资’领域重点项目,打好监督管理‘组合拳’,让更多资产资源资金惠及更多群众。”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滁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