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纪检监察网>> 基层动态>> 来安县>>正文内容

来安:以需求为“导航” 让监督更精准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5-06-17 16:07

“这20口塘坝,清的是淤泥,聚的是民心,政府真正把工程建到了我们心坎上!”来安县水口镇枣林村老支书感慨道。

地处长江北岸丘陵地带的来安县水口镇枣林村,田块随丘陵起伏,灌溉水源匮乏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卡脖子”难题。该村原有灌溉体系依赖塘坝蓄水,但因多年淤积,“当家”塘坝蓄水能力仅达设计标准的50%,每逢旱季便出现农田“饥渴”的窘境。

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初期,设计方案已将塘坝清淤纳入重点,规划清淤70口塘坝。然而在实地踏看时发现,部分村民小组的老旧塘坝淤积深度达1.5米以上,蓄水容积严重缩水,即使完成既定清淤量,仍有5860余亩农田面临灌溉死角。水口镇纪委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督促镇政府与村两委迅速组织召开3场村民代表座谈会,收集到“增加塘坝清淤量”的联名建议12份,形成“民生需求清单”逐级上报。

另一方面,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秉持“民生无小事”理念,督促职能部门24小时内组建由设计专家、施工方、镇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枣林村田间地头实地勘查。工作组徒步丈量30处塘坝,发现其中20口塘坝存在淤积严重、汇水面积小、灌溉辐射范围不足等问题,仅靠原设计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抗旱需求。随即,一场别开生面的“田埂上的研讨会”召开,群众代表现场“点单”,设计单位当场“改图”,施工方承诺“按需施工”,最终形成“新增20口塘坝清淤、同步拓宽加固坝体”的方案,并提请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审议。3个工作日后,方案获批复,一场“精准滴灌”的民生工程正式启动。

“现在塘坝挖得深、砌得牢,蓄水能力比以前翻了一番!”60多岁的老党员钟友海作为义务监督员,每天带着卷尺丈量清淤进度。

塘坝清淤施工期间,水口镇政府建立“镇村监督员+监理单位+审计单位”三级监管体系,每口塘坝清淤深度、土方量,接受村民实时监督。经过1个月攻坚,20口新增塘坝全部完成清淤扩容,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5提升至0.85,枣林村农田从“靠天收”升级为“稳增收”。

“民之所需,监督所向。我们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及时调整监督方向,提升监督质效,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滁州市纪委监委)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2015 中共滁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滁州市监察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011617号

地址:龙蟠大道 邮编:239000 传真:(0550)3053571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