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纪检监察网>>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正文内容

【廉史今读】廉者常乐无求 贪者常忧不足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4-12-20 08:38
 

隋朝大儒王通所著《中说·王道篇》中有言:“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一语道出廉者与贪者不同的人生观,廉者知足,常感快乐;贪者多欲,常有忧虑。因而,清廉之士能志洁行廉,不谋私利;贪官污吏则终日蝇营狗苟,追名逐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中自白:“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位高权重却能严格律己,展现了贤相诸葛亮知足知止的人生智慧。其修养之道在《诫子书》中展露无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俭朴正是君子修善自身、淳养品德的不二法门。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世说新语·汰侈》有载,西晋石崇“蜡代薪、锦步障、椒泥壁、击珊瑚”,与皇亲国戚王恺攀比斗富,奢靡无度。《晋书·石崇传》记载,其任荆州刺史时,“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作为朝廷命官,竟公然靠劫掠满足金钱欲望。最终,石崇因汲汲于富贵而遭致灭门之祸。明朝奸相严嵩招权纳贿,肆行贪污,导致朝廷“政以贿成,官以赂授”。其子严世蕃利欲熏心,狂妄至极,甚至叫嚣:“朝廷无我富!”最后,严嵩父子引起天下怨恨,落得削籍抄家下场。这些都是贪心不足、不知收敛的结果。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生在世,又何尝不是如此。良田千顷,一日不过三餐;华屋万间,夜卧不过五尺。庄子借物喻人,劝诫世人不要患得患失、心为物役,而要知足常乐、超然物外。要想人生活出精彩,与其把心思花在争名夺利上,不如脚踏实地为民干事创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崇“无我”之境。《礼记·孔子闲居》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提倡人应有无私精神。《庄子·逍遥游》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给志士仁人指出所应追求的崇高思想境界。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自己虽穷困潦倒,自顾尚且不暇,却依然不失兼济天下苍生的情怀。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体现了“无私无我”的忧乐观。这种“无我”精神可谓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简意赅地道出中国共产党人大公无私、人民至上的精神追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崇廉戒贪,发扬“无我”精神,主动改造主观世界、提升人生境界,知足知止,公而忘私,看淡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努力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天长市纪委监委 张泽民)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2015 中共滁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滁州市监察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011617号

地址:龙蟠大道 邮编:239000 传真:(0550)3053571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