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滁州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
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在中共滁州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2月8日)
李玉平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滁州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部署要求,总结2020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1年任务。今天上午,市委书记张祥安作了讲话,就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新时代新阶段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市“十四五”时期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作出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充分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实施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我市战胜疫情和洪涝灾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践行“两个维护”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市纪委常委会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采取中心组专题学、党支部集体学、个人自学等方式,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思考体悟,努力做到知信行合一、学思悟贯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重点课题调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会部署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职能职责抓好落实。
聚焦“两个维护”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来办,对长江“禁渔”、制止餐饮浪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加强监督执纪执法,认真落实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的指导意见。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常态化运用“三查三问”机制,把握大局、抓住大事,整合监督力量,统筹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14项重要监督任务,建立“1+1+1+N”监督机制,构建室组联动、内部协同、外部协作的“大监督”格局,推动工作走深走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821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推动解决问题200余个。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对照省纪委“20查20督”重点监督内容,结合市委开展“两重”攻坚行动、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监督保障落实。
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全程监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靠前监督、主动监督,采取“市统筹、县组织、乡实施、村参加”模式,构建四级联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乡镇协作区和村级纪检员作用,发出整改提示函、提醒函53份,查处涉疫情案件65件、处理126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对凤阳县官塘镇发生的失职失责问题,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实行“带错立功”,促使干部放下包袱、积极作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投身滁河大堤、淮河花园湖行蓄洪区等防汛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持既督又战,监督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四启动一建设”任务落实。我市纪检监察干部投身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一线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安徽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刊载93次。
坚决抓好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对照梳理出11个具体问题,制定40项整改举措。协助市委推动面上整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报送联系地区问题和不足,反馈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开展扶贫领域信访举报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专项巡视“回头看”交办信访件全部按期办结,群众满意率95.6%。深入开展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两项目三资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力护航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对挂牌督战、脱贫工作绩效、帮扶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强化督查,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脱贫摘帽后“四不摘”等政策落实到位。推动落实“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决策部署,督促各地各部门做好兜底保障帮扶,防止因疫因灾返贫致贫。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贪污受贿、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通报曝光29件42人。开展扶贫领域信访件“三清”行动,着力提升“三度”。
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聚力“线索清仓”,强力“伞网清除”,着力“行业清源”,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71份。对省委督导组指出的天长市吴秋林案、南谯区郑军案,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清查。
严肃惩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查处“三资”管理、征地拆迁、农村低保、医疗保险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对重点线索直查直办、领办督办。聚焦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反馈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57个,处理434人,移送检察机关8人。
(三)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在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上获得新进展
一以贯之推动警示教育见质见效。协助市委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市委常委会召开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2次集中研讨;将警示教育拓展至县直部门和乡镇,延伸到案件多发易发系统和行业,实现县处级和乡科级、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四个全覆盖”;组织实施“六个一”系列行动,编印读本6部,制作微视频17个,召开专题警示会50余场,192批、6600余人次到市党风廉政教育新展厅接受教育。联系剖析盛必龙、刘荣祥等身边典型案件,围绕“四联四增”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对照检视整改。认真落实“三书三会”制度,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结合驻在部门的相关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利用“身边人”敲响“警示钟”。
坚决查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聚焦“关键少数”,继续以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协助市委制定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具体举措,推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聚焦基层减负,紧盯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市级层面发文、会议、督查检查考核同比减少11.1%、7.7%、12.5%。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三段式”工作法,将节前廉政提醒、节中监督检查和节后交办处理、通报曝光贯通起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3个,处理405人、党纪政务处分175人,通报曝光19批次57人。对发现的“四风”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召开专题视频会分析新动向、探讨新方式、总结新经验,增强监督检查实效。
(四)坚持发现问题与扎实整改并重,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突出“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组织六届市委第八轮、第九轮巡察,统筹开展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清源”专项巡察、建档立卡贫困村巡察“回头看”、省委教育领域联动巡察等,共巡察党组织139个,发现问题4411个,移交问题线索176件,市县两级党委巡察实现“全覆盖”。
创新开展提级交叉巡察。紧紧围绕乡镇换届,坚持“市委领导、县级配合,统筹推进、异地交叉”原则,采取“1+X”模式,组建33个巡察组,对13个建制镇开展常规巡察,对全市85个乡镇(街道)开展提级交叉巡察,督促解决管党治党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问题3694个,巡察期间立行立改群众关心关注问题165个,有效破解“人情干扰大、熟人监督难”问题,全市113个乡镇(街道)巡察实现“全覆盖”,为全市乡镇党委换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持续推进巡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准确把握巡察监督政治内涵,结合实际将乡镇、县(市、区)直单位监督重点分别细化为97个、78个问题表现形式,确保巡察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建立高效、顺畅、规范反腐败协调机制,制定《滁州市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协作配合四项机制》。研究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巡察整改工作的意见》,不断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落实到位。采取全市提级交叉巡察乡镇整改现场会形式,进一步规范乡镇整改工作。制定《市委巡察组作风建设后评估制度》,赴9个单位对巡察组作风建设开展评估,推动巡察组作风严明、工作规范。
(五)切实履行监督基本职责,在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上运用新举措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聚焦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市委主体责任清单,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聚焦“两个维护”、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协助市委制定市厅级领导干部政治监督谈话提纲。按照“两报一看”要求,指导县(市、区)跟进开展政治监督谈话,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市级层面组织开展政治监督谈话37人,各县(市、区)开展政治监督谈话317人。印制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班子成员和乡镇党委书记、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四类提醒卡,督促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常态化参加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民主生活会,深入了解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情况。
持之以恒抓实抓细常态化监督。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政治生态的系统研判,以监督促责任落实、问题整改,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修订《滁州市廉政档案管理办法》,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进一步规范谈话函询工作,提高抽查复核比例。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信访举报网络平台,形成“信、访、网、电、微”多渠道信访举报受理格局。《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了我市疫情防控期间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四种形态”落实到执纪执法全过程,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震慑,精心打造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暖心回访、“亲”“清”政商关系“四部曲”。成立容错纠错专议工作组,持续推动容错纠错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实施事前备案制度,切实消除一些干部既想干事、又怕出事的心理顾虑,累计接受市县重大项目备案事项52件,推动“东方日升”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9名受到诬告陷害、错告误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把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受到问责处理的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全年开展“暖心回访”256人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991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约谈函询、批评教育2952人次,占74%;运用第二种形态,轻处分、组织调整720人次,占18%;运用第三种形态,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115人次,占2.9%;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严重违纪违法涉嫌犯罪问题204人次,占5.1%。
(六)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推动监督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上构建新格局
持续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制定《关于深化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向8家市属企业综合派驻4个纪检监察组,为全省唯一全面实行企业派驻改革的省辖市。在市生态环境局垂直管理单位试点纪检监察专员制度,在市委组织部综合派驻单位试点轮流驻点监督,在市教体局单独派驻单位试点工作会商机制,推动派驻监督由“机构全覆盖”向“监督全覆盖”拓展。落实“三个提名考察办法”,完善派驻机构年度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派驻机构日常考核管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共处置问题线索916件、立案164件,党纪政务处分162人。
深化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认真落实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派出监察办公室,1126个村(社区)全部配齐纪检委员,调整不胜任人员10余名。全市纪检监察协作区共处置问题线索400件,立案125件,提出处置建议162人,受到震慑,先后有2名村、组干部主动投案。强化小微权力监督,8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完善小微权力清单。
(七)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在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水平上得到新提升
纵深推进惩贪治腐。深入推进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查处6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深挖林业系统腐败问题,坚决清理森林“蛀虫”。强化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力度,将潜逃7年之久的天长市粮油集团乔田粮站原站长钱劲抓捕归案,全市追逃任务“见底清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4100件,增长8%;立案1010件,下降11.7%;党纪政务处分988人,下降9%。留置74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45人,高质量完成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留置案件29件。
着力提高案件审理和管理质量。开展年度案件质量评查,设置57条负面清单,评查卷宗252本,发现并纠正问题673个;对扶贫领域、扫黑除恶“打伞破网”问题线索开展专项复查,复查卷宗128本,发现并纠正问题160个;对市直派驻机构案件开展质量评查,发现并纠正问题187个,实现全市案件评查“全覆盖”。严格落实案件管理安全制度,未发生一起审查调查安全事件和事故。
切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注重发现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对查处的95起案件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执行关于做好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的指导意见,督促相关地区、单位切实整改。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建立行贿及违规送礼人员电子档案,强化惩罚行贿威慑力度。印发典型案例通报、编印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在全省率先开通官方“抖音”账号,升级打造“五位一体”云媒体,编印《镜园廉政文化导读》,擦亮“镜园”廉政文化品牌。琅琊区采取建设“家风家训馆”“廉洁文化苑”等形式,打造廉政文化建设项目26个,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提标扩面。
(八)做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战士,在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彰显新气象
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市纪委常委会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个人报告有关事项规定,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言行;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省纪委监委和市委请示报告80余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健全机关与基层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干部家访制度,对360余名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主动参与“三大攻坚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涌现出防疫防汛、污染防治、扫黑除恶、“双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持续提升履职能力。用好省纪委监委“视频讲堂”,全年组织22期、6000多人次参加培训,实现县乡对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办好全市“村级纪检委员示范培训班”“乡镇纪委书记专题培训班”“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班”等,持续跟进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法规新要求。先后选派50余人次参加上级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实战练兵,提升业务能力。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健康,邀请省委党校教授、心理学专家,采取现场授课、互动研讨等形式,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作专题辅导。
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市纪委常委会带头学习纪检监察干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报,认真排查廉政风险隐患,学改结合,坚决防止“灯下黑”。严格执行禁止打听案情、说情干预、违规过问案件等制度,严守审查调查安全底线。健全完善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动态分析纪检监察机构及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续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持续加强委机关监督检查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
一年来,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大战大考中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牵头的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位列全省第一、纪检监察信息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市党风廉政教育中心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市检举控告类信访件同比下降41.9%,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同比下降59.4%,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腐蚀和反腐蚀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高压态势和顶风作案并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风险挑战和腐败问题关联,正风肃纪反腐永远在路上,必须保持持久定力、久久为功,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有力有效应对腐败和不正之风这个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最大威胁、最大挑战,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还要清醒看到,同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我市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有的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意识不强、办法不多;有的对如何强化政治监督把握不准、方法不多;有的对政治监督内涵范围、方法途径把握不准,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还不够有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有力推动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统筹“两个大局”,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中央、省委及市委决策部署与纪检监察职责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坚持稳中求进、坚定稳妥,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政策策略、纪法情理融合,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坚定政治方向,把准职能定位。找准服务保障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结合点,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约束激励并重,使正风肃纪反腐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治理体系,释放更大治理效能,在完成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历史使命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回顾总结纪检监察工作光辉历程、宝贵经验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深化运用“三查三问”督查问责机制,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中央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重大任务,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围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建设“十个滁州”、实现“5688”发展目标等部署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凝心聚力做好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各项工作。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创新,深入实践探索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大力推进清廉建设,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二)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警觉,强化政治担当。要深刻把握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准确把握“惩、治、防”辩证统一关系,把“三不”一体推进的理念落实到每个案件之中,坚持严惩腐败和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滁州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素材,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久久为功推动化风成俗。认真总结六届市委以来警示教育经验,按照省委部署,协助市委组织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甚至搞“包装式”落实、“洒水式”落实、“一刀切式”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精准施治,坚决防止不良习气、不严不实做法滋生蔓延。坚决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特别是隐性腐败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把监督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重要任务,立足职能职责精准监督、创新监督,狠刹奢侈浪费歪风,坚决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乱象。紧盯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整治困扰基层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四)深入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对巩固“四个不摘”政策成果的监督,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指导县(市、区)开展村(社区)“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不断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推动基层干部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
(五)完善上下贯通机制,坚持高质量推进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察职能定位,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压紧压实党委(党组)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建立“四融入一增强”机制。认真履行整改监督责任,对六届市委被巡察单位整改情况全面盘点,开展巡察“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意见,深入探索巡察成果运用、力量联合的途径方式,强化巡察信息化建设,推动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统筹衔接,与组织、政法、审计、财会、统计、群众等监督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六)强化监督体系建设,以监督治理效能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协助市委督促下级党委(党组)落实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主体责任,推动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规范化、常态化。增强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推动作用,整合运用监督力量,积极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推动监督下沉,不断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把监督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围绕换届工作强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严肃查处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行为,严明换届纪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进一步健全完善容错专议、事前备案等制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提醒、真容错敢纠错、讲政策给出路。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认真做好澄清正名工作,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常态化做好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暖心回访”工作。
(七)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派出机关对派驻机构的领导。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和重要情况报告办法,深化对市属国有企业派驻监督,指导县(市、区)分类推进县属企事业单位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推动内设纪检机构、监管机构等形成监督合力。严格落实全省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协作区、乡镇、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能力。稳步推进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
(八)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锻造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弘扬实事求是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切实加强市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从自己做起、严起,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健全干部培养选拔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市县乡三级纪委领导班子换届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继续强化全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能力和业务素质。突出政治教育,锤炼忠诚老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三严三实”的优良品格,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活动。自觉接受最严厉的约束和监督,强化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严格执行监督执纪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意见,严守纪检监察权力边界。持续整治“灯下黑”,以铁一般的纪律作风锻造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同志们,纪检监察工作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以新的成绩为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